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从田间到市场:船山区香椿基地激活绿色产业新动能

香椿本是春日限定美味,而在遂宁市船山区仁里镇东兴村的3000余亩香椿现代产业基地,夏季也能品尝到新鲜香椿。作为省“天府森林粮库”现代产业基地之一,这里以绿色为底色、以产业升级为路径,构建“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体系,让“船山森林蔬菜”香飘市场,交出生态与经济双赢的乡村振兴答卷。


田间:四季香椿打破季节限定 筑牢绿色产业根基


走进基地,紫红油亮的香椿芽迎风舒展,独特清香弥漫空气中。这是基地联合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专家团队,经一年多试验筛选出的“四季香椿”品种,其“15天采收一轮、四季持续产出”的优势,有效提升了基地的产量规模与整体市场竞争力。


绿色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底色。基地遵循科学种植规范,针对不同地块土壤条件精准施策:为土层较薄区域覆土保障根系生长,采用“人工+机械”除草并集中清运杂草防杂菌,以农家肥为底肥、按生长年限补施化肥,采收后同步修剪整形与调整密度,兼顾采光与种植合理性。同时,基地落实化肥农药减量要求,亩均施用量较县域同类作物低15%以上,还设农产品质量安全快检室,配备3名专职及协管检测人员定期抽检,全方位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车间:优化保鲜时间补链条建闭环“小香椿”走向“大市场”


为打破“重种植、轻加工”传统模式,基地配套建设初加工车间,对新鲜香椿开展清洗、分级、包装、冷链仓储全流程处理。采收后的香椿鲜品24小时内完成预冷、真空包装,通过冷链物流发往市场,船山香椿的保鲜期从3天延长至7天,为其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销售端,基地与遂宁天穗商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签订订单协议,形成“种植—加工—销售”闭环。2024年,基地香椿鲜品亩产达0.6吨,亩产值突破4万元,较全区平均土地生产率高20%,成功实现“小香椿”到“大产业”的蜕变。此外,在政府的支持下,基地投入打造现代化设施,45.6公里通车里程织就密集交通网,衔接318国道与成渝环线高速,有效覆盖率达95%,彻底解决“运输难、保鲜难”问题。


村里:产业联结激活就业增收 共享乡村振兴红利


产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助农增收。基地采用“公司+农户”运营模式,与当地村民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村民可通过流转土地获租金,也能参与香椿种植、基地管护及加工厂务工。据统计,东兴村村民年均增收超1.2万元,真正实现“家门口就业、地里头赚钱”。


“除了土地租金,在基地和加工厂务工每年能挣几万元,活儿不重、时间灵活,比以前务农好多了!”村民们的心声,道出了香椿产业带来的生活变化,也彰显了产业助农的实效。


如今,船山区香椿现代产业基地在种植、加工、销售和管理方面,正朝着标准化、精细化、订单化和规范化的方向迈进。从一株小小香椿芽,到如今成为助力当地经济的特色产业之一,船山区正用实践探索绿色产业发展之路。未来,随着产业链延伸与品牌影响力提升,船山香椿将从“地方特产”走向更广阔市场,持续书写产业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