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成都市大邑县推进“三大行动”筑牢古树名木保护屏障

近年来,成都市大邑县紧紧围绕破解古树保护与利用难题,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模式,通过深入实施“共管共养、价值转化、保险护航”三大行动推动古树名木保护高质量发展。


凝聚社会合力,实施古树认养。依托“林长+树长”保护责任体系,推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古树共保的新模式,形成“林长总牵头+树长总负责+民间树长齐参与”的古树救援保护新体系。第一批推出的11株一、二级古树分别被国有企业、社会团体和热心人士认养,通过科学制定“一树一策”方案,由古树救护专业队伍开展救护复壮,解决古树生境硬化、长势衰弱、树洞修复和病虫害侵蚀等16个问题。


合理开发塑造生态文化,促进价值转换。深入挖掘古树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内涵,编写大邑“树王三兄弟”系列古树故事,撰写“西岭雪山的长青古树”“奇树璀璨知谁栽”等古树文学作品4篇。设计开发“太鹏鲸柏”“香果树”古树游等特色旅游线路5条,建成“三元场桢楠”“黄连木”等4个古树公园,引导村集体依托古树公园打造旅游品牌,成功举办银杏节,每年吸引游客20万人次,实现集体经济组织和林农增收2000余万元。


增强保障机制,购置古树保险。通过四川省绿化基金会公募资金,为大邑红豆杉等100株一、二级保护古树投保2年期商业保险,每年保额共计125万元,在保险期内,为古树名木提供经济赔偿和紧急救助支持,成为全省首单采用公募资金为古树购买保险。


时隔三年,香果树再次盛开。近期,生长在西岭镇飞水村冯家坎有“中国最美古树”之称、树龄达1000年的香果树,通过精准施策,从衰弱到复苏,时隔3年再次全面盛开,体现了大邑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古树名木保护,也是大邑在古树名木保护方面久久为功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