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绵竹市强化工作措施,不断提升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水平。
加大打击力度,筑牢保护屏障。发布《绵竹市人民政府关于禁止猎捕陆生野生动物的通告》,划定禁猎区、规定禁猎期以及禁猎对象。开展“清风行动”、“网盾行动”、美丽四川“保护生态”等野生动物保护专项行动和打击非法捕猎和交易红(蓝)喉歌鸲等野生鸟类专项检查,对陆生野生动物养殖场所、经营利用单位进行检查以及野外野生动物活动区域进行排查,重点对九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绵竹区域)、森林公园等自然保护地以及全市6处候鸟监测带进行排查。2021—2024年,累计查办野生动物植物案件6起,其中刑事案件4起,处理违法人员13人。
强化宣传教育,构建保护共识。积极开展“野生动物宣传月”“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三下乡”等活动,通过展板科普、宣传册发放、互动讲解等形式,向市民普及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及生物多样性知识,让广大群众真正了解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营造全民参与生态保护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政策宣讲2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张贴宣传海报400余份,悬挂横幅20余条。依托大熊猫国家公园绵竹片区宣教科普中心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理念,每年宣传人次10000余人;利用红外相机开展网格化监测,连续6年拍摄到大熊猫活动影响,被CCTV13、学习强国、今日头条、人民日报、四川观察等多家媒体转载。
创新管理模式,打好保护“组合拳”。与检察机关建立“检园联动”机制,签订《关于建立青藏高原暨大熊猫国家公园跨区域保护“检园联动”机制的意见》,推动野生动物跨区域协作保护。在德阳区域率先推行野生动物致害保险,由本级财政纳入每年预算,2024年本级财政预算18万元为全市镇(街道)购买野生动物致害保险,共理赔26起野生动物致害案件,共计赔付10.55万元。通过巡查、“12345”、群众电话举报等方式,及时处理群众提供的野生动物求助讯息,救护受伤、病弱、受困、迷途的野生动物。2021年至今,累计救助野生动物110次,142只野生动物得到妥善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