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神县生态禀赋良好,是第五批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近年来,该县以林长制为抓手,持续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做好加强萤火虫保护利用文章,点亮“竹里萤光”旅游IP,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两山”转化之路。
“林长+护萤员+监测员”构筑精细网格。为加强对萤火虫及其栖息地的保护,青神在三级林长责任体系基础上,探索建立村级“一长四员”(即林长+监管员+护林员+护萤员+监测员)网格化管理体系。出台萤火虫保护队伍管理规定,每年3—4月萤火虫大规模活动期间,聘请42名民间护萤员,负责维护萤火虫栖息地环境、赏萤秩序等工作;聘请12名监测员,对11个重点区域生态环境数据、萤火虫数量等进行监测记录。目前,全县萤火虫数量逐渐增加,已发现栖息地51处,数量上亿只,是西南地区最大的赏萤地之一。
“林长+科技”赋能生态保护。在县林业部门下设萤火虫保护研究服务中心,核定编制5名,聘请我国首个萤火虫博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付新华及其团队入驻青神,开展萤火虫科研合作。发布赏萤指数预测预报24期,为赏萤季活动提供有力技术支撑;积极发展“稻萤共作”模式,将萤火虫保护与农业生态种植相结合,营造萤火虫可持续利用环境;投资5000万元建成4800平方米“竹里萤光艺术馆”,是全国第一个集科学研究、自然科普、科技互动、四季赏萤为一体的萤火虫主题艺术馆,让萤火虫观赏期延长至十个月。目前,全县已发现萤火虫12种,3种为珍稀品种,其中新发现“青神萤”正在推进命名工作。
“林长+生态旅游”推动两山转化。为推动生态效益更好地向经济、社会效益转化,青神大力推进林旅融合,投资4000万元修建21公里竹林观萤大道等基础设施,联通兰厂沟、中岩寺、黄水凼3个野外野生观萤点,实行网络预约6000人限额管理。整合国际竹艺城等文旅资源,成功举办2023萤火虫观萤季,推出萤光夜市、汉服夜游、古镇探奇等文旅体验项目,吸引游客16万人,拉动文旅消费1亿元,带动周边农户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实现了从守着“青山”饿肚子到抱得“金山”赚票子的华丽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