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生态要闻
徐志文:持续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

徐志文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省自然资源总督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全面总结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四个重大转变”巨大成就,深刻阐述新征程上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系统部署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是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纲领和科学指南。


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地区,在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占据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美丽四川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9月22日召开的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美丽四川建设作出部署,明确要以更高标准抓好美丽四川建设各项重点任务,持续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


近年来,四川省自然资源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全过程,着力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科学划定“三区三线”,将全省近三分之一幅员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构建起“两区三屏、一轴三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坚持落实节约集约优先战略,加快推动资源利用方式转变,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实现耕地面积连续两年净增加,有效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10万亩和闲置土地35万亩;坚持一体化保护修复理念,统筹各类工程项目由分散实施转向集中布局的“一盘棋”,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高质量推进若尔盖“山水工程”等重大工程建设,生态修复面积已达600余万亩。深入开展长江、黄河历史遗留矿山“清零行动”。
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将深刻领会“四个重大转变”“五个重大关系”和“六大战略部署”,进一步树牢上游意识、强化上游担当、彰显上游作为,认真履行“两统一”核心职责,全面提升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全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更多力量。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持续完善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国土空间规划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蓝图,对推动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起着战略引领作用。我们将坚持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引领作用,进一步强化规划管控和用途管制,把“三条控制线”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扎实推进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的审查报批和实施,健全省、市、县三级生态修复规划体系,统筹优化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城镇空间等空间功能。探索建立差异化的空间准入机制,以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为重点,分区分级优化细化管控规则。建立健全规划体检评估制度体系,强化规划实施监督监测预警,牢牢守住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底线,为加快推进四川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空间保障。


二是坚持永续利用,不断提升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在当前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的大背景下,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首要之策。我们将持续压紧压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格落实“两平衡一冻结”制度,稳妥有序推进违法违规流出耕地整改和恢复补充。全面实行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坚决核减不合理用地,加快盘活低效闲置的存量建设用地,积极推进土地混合开发和空间复合利用。深入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大锂、钒、钛、稀土等四川优势矿种勘查力度,实施矿产地战略储备工程,加快推动“净矿”出让,扎实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强化战略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科技攻关。从严从实开展自然资源督察执法,坚决打击自然资源领域违法违规行为,不断强化资源全过程管理,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


三是坚持系统治理,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生命共同体,系统治理能够有效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们将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贯穿生态系统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全过程,严格生态保护红线管理,严守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重大工程,联合重庆市开展跨省域、跨流域的“六江”生态廊道建设,建立健全生态保护修复监测评估预警体系。加快生态保护修复制度创新,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有序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加快建立省级自然资源产权交易平台,积极推进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和提升,不断拓宽“两山”转化路径,切实提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