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务公开 > 研究成果
农村大拆大建的反思

四川省生态文明促进会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共四川省委农村工作委员会新农村建设指导协调处处长 董进智

(2016年1月10日)


  前些年,新农村建设一个值得反思的现象是,有的地方热衷于大拆大建,把一栋栋农房拆掉,把一片片村庄推倒,建起一个个聚居点、一处处欧式小区、一群群乡间高楼。

  好气派,看上去很美!假如您从表象上去看的话。

  有人清醒,有人醉。曾经,一些官员把它当作光鲜的政绩,四处宣扬;一些老板从中看到可观的商机,设法寻租;一些老农也圆了一辈子的梦想,洋盘了一阵子。有人断定,这就是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有的地方进一步拿出宏伟蓝图,要用十来年的努力,让广大农民群众都过上这样的幸福生活。

  然而,通向地狱之路往往是那些美好愿望筑就的。大拆大建带来的“好景”不长,一个个问题接踵而至,老百姓也反了。现在,你再吼大拆大建,当心迎面挨揍。但是,“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大拆大建总有它的诱惑,总是阴魂不散;一有机会,它就以种种冠冕堂皇的理由,跃跃欲试,蠢蠢欲动。

  大约2015年八九月间,我去某县调研。县里推荐的一个点,在比较边远的地方,是当地某成功人士回乡规划的,已经启动了几个项目,包括一栋数千平方的豪华大楼。主人家的抱负是,把村里农房全拆了,集中建电梯公寓,让乡亲们住进不比城里差的高楼,还可以节约多少亩土地。我不赞成。后来,我还专门给县里去电话,反对那么干。

  其实,有良心的有识之士,特别是那些研究传统建筑的老专家,他们从来都是反对大拆大建的,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同济大学的阮仪三先生,清华大学的陈志华先生,他们晚年都四处奔波,致力于传统村落的保护。

  反思大拆大建,肯定的说,它不只是错,而且有罪,有不可饶恕的罪孽。初步分析,我认为,大拆大建在农村,至少犯下了四大罪行。

  罪行之一,大破坏。有的,一夜之间就把风风雨雨数百年的传统村落,连着它的林盘、祠堂、民居、小桥、老井,通通夷为平地。祖祖辈辈辛辛苦苦积淀、传承下来的农耕文化,随着它的载体、符号的消失,一去不复返。有的,轻而易举的把依山傍水的自然村庄拆掉,跑到公路两边、良田中间去,统规统建、统规联建,盖起楼房来。这样的大拆大建,对生态的破坏、对文化的践踏,简直不可低估。

  罪行之二,清一色。单就一栋房屋来看,空间布局、起居设计、外形风貌等等,都很讲究,似乎为您量身定做,让人心动。一旦走出去,您就会有受骗的感觉。家家如此,栋栋如此,而且,一字排开,兵营一样,无非房间有多有少、面积有大有小罢了。房屋这样,小区也是这样。您去有些地方,走过一村又一村,凡新建小区,满眼大马路、大广场、大花台、大洋房。千村一面,再美也让人疲劳。

  罪行之三,不持续。大拆大建,仅仅一个点,少说几百万,多则数千万,有的两三个亿也打不住。别说穷地方,就是百强县,三五年你能做几个?三年前,我曾经去某浅丘小县看过一个样板工程,号称要打造成世界一流。就在县道旁,大约50来户,新建,原本比较生态的小沟也砌起了坚固的堡坎。那时还不能交钥匙,已经投了3800多万。我问县里,这样的点能做多少?答曰:就这一个都很艰难。

  罪行之四,绊脚石。遭遇大拆大建,许多被拆掉的农房,本来修修补补就可以舒舒服服住上好些年;有的只建几年,还是半新半旧的。算算账,农民建房一般少不了一百五六十平方;统规统建,单价低的千把块,高的一千三四;加上装修,二三十万就没了。如果不被卷入大拆大建,靠积蓄在县城买百把平方的商品房,一般差不了多少。由此可见,大拆大建无疑阻扰了农民进城,成为城镇化的绊脚石。

  大拆大建岂止这四大罪状,再列举它十条八条,我看也不为过。对此,务必有一个基本的是非判断。有了认识的清醒,才有行动上的自觉。

  大拆大建之所以成问题,在于它违背了村庄演进规律。要杜绝大拆大建现象,必须在研究村庄演进规律上下功夫。

  习总书记高度重视村庄演进规律。2013年12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上,习总书记指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一些村落会集聚更多人口,一些自然村落会逐步消亡,这符合村庄演进规律。2015年1月,在云南调研时,习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那么,村庄演进有些什么样的规律呢?近两年,我根据习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结合个人的观察思考,先后提出了六条。分别是:互动律,村庄与城镇互动;融合律,村庄与产业融合;和谐律,村庄与自然和谐;差异律,村庄与村庄差异化;传承律,传承历史文化;自治律,就是村民自治。反思大拆大建,又找到了几分自信。

  村庄演进规律,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遵循。认识它,把握它,尊循它,新农村建设才能走出必然王国,跨入自由王国。如此,类似大拆大建的悲剧才不会在乡间重演。

  当前,重要的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探索科学规划、村落改造、产业培育、利益协调、乡村治理新机制,让新农村建设始终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前行。

  科学照亮生活。展望未来,业兴家富人和村美正在变成现实;放眼世界,中国美丽宜居乡村将成为国际城乡大格局中的靓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