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务公开 > 研究成果
坚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基于生态经济研究生态文明建设思路

李传林

四川省生态文明促进会副会长、研究员  

2024年10月21日


我们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多重结构基本原理的理论逻辑,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基本方法,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深刻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基于生态经济较为系统地细致地探讨生态文明建设。


俞可平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既包含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也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1]。常绍舜认为“生态文明的内涵,包含生态伦理、生态经济、生态治理等方面”[2]。可见,生态文明立足于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两个基本支撑点,与物质、精神、政治、治理、制度、社会、意识、伦理、科技等文明密切相关。所有文明植根于经济活动,生态文明植根于生态经济[3]活动。生态本身就是经济[4],基于生态经济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5]为指导,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核心理念[6]。深入理解思想内涵、弄通理论本质、指导生态实践,深刻认识自然资源、生态资源、生态资产[7]、生态资本辩证关系,深切把握清洁能源、绿色、低碳、循环等生态产业内在逻辑,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


一、正确理解“两山”理念,基于生态经济过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经济过程是生产、分配或生态配位、流通或交换或输运、消费、还原或回收利用过程,也是生态经济本身。这是生态链和经济链的复合链条。林奈认为,在自然的经济体系中,化石、植物和动物各自及其相互之间存在一种循环模式,“繁殖、保留和毁灭”是一种未有终结的联锁过程,整个有生命的大自然在共同利益上通过食物链而连接在一起[8]。马克思指出,在人类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真正的”自然界[9],“经济的再生产过程” 总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10]。因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对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两“过程交织”与两“链条复合”的高度凝练和精准论断。由“两山”理念指引,生态文明基于生态经济过程,与精神、政治、治理、制度等文明相关联、相贯通,作为独立文明形态包含生态精神、生态政治、生态治理、生态制度等文明。


一是生态精神文明离不开自然生态物质基础。自然资源物质形态和社会资源物质精神形态具有利用价值。价值“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11],既有物质价值体现,也有精神价值表达。无论使用价值还是交换价值都是生产或劳动[12]结果,都是生产力或劳动力结晶。自然资源本原是自然生产力[13],人自身本原生产力也是自然生产力,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人作为一种自然力……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使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着的潜力发挥出来”[14]。人的自然力即自然生产力[15]包括体力和智力,体力生产者生产交换价值,智力生产者生产生产力[16],体力形态生产力积累物质财富,智力形态生产力积累精神财富同时也促进物质财富积累。自然生产力物质形态构成物质基础,在此之上生态文明实践中产生诸如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塞罕坝精神等[17]精神生产力,“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18],以生产力精神形态积累的精神财富,串联起物质基础,构成精神文明底座,进而生态精神文明建设于底座之上。因为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自然生态要素“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19]。绿色政治学认为应该重建符合生态学要求的精神,改变人们心里结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以壮大生态运动力量[20]


二是生态政治文明离不开生态经济关系立足。生态资源是部分自然资源,由有机体[21]系统及其环境构成。“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生态资源[22],包括水、土地、生物、大气、太阳能等自然生态资源,及自然生态系统[23]。自然生态系统本体是有机体系统及其环境之间复杂的生产关系,也是人类生态系统物质经济关系。自然生态学回响田园主义情景,那时人类的经济体系与自然的经济体系是和谐一致的,怀特认为“自然是一个伟大的经济师”,埃尔顿把自己的新生态学描述为“动物的社会学与经济学” [24]。正是物质经济过程各关系,构成其上政治与法律[25]物质经济基底[26],该基底决定物质领域精神生产关系,经济关系并精神关系总和成政治法律底板。因为自然生态学或自然的经济体系一开始就渗透着一种政治的、经济的、甚至宗教的自然观和价值观[27]。习近平明确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既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社会和政治问题”[28],不能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仅仅作为经济问题”,“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29]。德裔美国政治理论家马尔库塞认为,应把生态问题看作是一个政治问题[30]。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31]和融入经济、政治等建设各方面全过程[32],就是重大政治决策。在政治法律底板之上生态政治[33]文明得以构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34]得到充分说明。


三是生态治理文明[35]离不开生态经济财富依靠。习近平指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36],肯定生态资源生态性和生态资产,强调生态资源经济性和生态资本[37],深刻揭示生态文明本质所在。自然物自身生产关系总和成生态关系,生态系统生产关系总和成生态物质生产方式,人力介入成物质经济生产方式,亦即社会生产方式,其总和构筑起社会的经济基础,与其之上精神生产方式一起,成为上层机构或建筑底盘,而机构意旨本质在治理,生态治理文明由此生发。决胜全面小康三大攻坚战之一的污染防治是生态治理文明建设的重大任务[38]。“金山银山”既是生态资产又是生态资本[39],生态资产用于经济活动,生态资本用于产业投资。当所有权和价值被确定,生态资源成为生态资产,包括净化环境、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等。作为公共资产整体[40],生态资产所有权由政治制度依法确立[41],其价值实现有赖市场交换机制,但均须治理机构决策机制决定[42]。作为生态资本,投资生态产品和服务,可获得经济收益。生态资产本质在生态,生态资本本性在收益。


四是生态制度文明[43]离不开经济社会模式[44]托盘。“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内在统一,因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分别代表生态资产和生态资本。“两山”本义不是使生态资源转化为资产、使生态资产转化为资本,而是使生态资源增殖[45]形成资产、使生态资产增殖形成资本、使生态资本增殖形成价值。从自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加和成自然资源生产模式[46]、生态生产力[47]与生产方式加和成生态资源生产模式[48],到社会经济生态资产生产方式集合或集式、生态资本生产经济社会基础,并在该基础之上,建构经济领域社会生产模式,其实质是生产与生活模式合成双生集模,它撑起政治社会支座,其上展现生态制度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八大制度构建的“四梁八柱”已经基本形成[49]


二、精深认识“两山”理念,基于生态经济形态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自然社会生态经济过程既是生态生产过程,又是生态生活过程。生态经济过程不同环节,因社会分工而分化为不同生态产业,不同生态产业形成不同生态生产方式或社会模式,因而产生不同生态产业或生态经济形态,结果是生态资产资本等不同资源形态[50]所积累的财富。由“两山”理念指引,生态文明基于生态经济形态,与社会[51]、意识、伦理、科技等文明相关联、相贯通,作为独立文明形态包含生态社会、生态意识[52]、生态伦理[53]、生态科技等文明。


一是塑造生态社会文明[54]需要协同生态生产生活。习近平指出“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55]。生态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加和为生态资产形成积累提供双生集式。把生态生产力与生活力集合进去,就为生态资本形成积累提供双生集模。该集模构造生态社会[56]基础,社会生态生产生活过程发生其上。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冲突中揭示人、社会、自然之间的矛盾关系,自然生态问题实质是社会问题,畸形的社会关系既产生畸形的自然观,也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畸形发展[57]。社会生态生产方式串联起生活方式,演绎生态文化[58],赋予社会生态文明本性,塑造起生态社会文明,和谐社会就是生态社会文明的一种理想和状态,因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既是历史论维度的社会自然观又是价值论维度的生态自然观,社会化自然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人与自然和谐是人对自然生态价值的尊重与呵护和自然生态价值对人的需要与满足之间的良好状态,也是和谐社会题中之义[59]。生态学家赫伯特.汉森认为可以达到一种人与土地间的和谐,一种人在其中也同样兴盛的成熟状态,既是文化的又是生物学上的顶级阶段[60]。最能把生态生产与生活贯通,把生态文明与文化融合的生态经济形态是清洁能源。能源革命是产业分化发展根本动因,能源文明是社会文明源泉动力。清洁能源即新能源经济标志着生态经济的内生驱动,清洁能源产业将成为生态经济先导产业[61]。从本性上看能源就是生态能源,因为任何能源均发端于太阳能。能源本性决定社会生态生产生活方式,也决定生态产业发展方式。对能源是清洁方式,对产业是绿色方式。


二是提升生态意识文明必须强化生态存在基础。社会自然化与自然社会化是不可分割的两个过程。人类社会作为部分自然系统,其生活力与生活关系具有一定自然性;作为生态系统部分,其生活力与生活方式构成模式具有生态性;作为生态经济或生态资产体系生态生产方式集合或集式构造部分,兼具生态性和经济性;作为生态资本或投资体系双生模式或集模构造部分,兼有经济性和盈利性,且构成生态社会存在基础。生态能源驱动,社会持续发展。产业绿色发展方式[62]和绿色发展力造就持续性社会存在模式,这决定绿色或生态意识[63],本核上推进生态意识文明。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64]就是深层生态意识文明[65]的一个重要观念[66]


三是张扬生态伦理文明应当坚持生态整体[67]思维。存在决定意识,存在模式承载意识文明[68]。但是功能意义上的意识却不由存在产生,而是大脑机能产生[69],即人的意识的自然生产力,它当然被置于思维[70]时空,因而也称思维生产力[71]。当从自然资源空间进入生态资源空间,自然思维生产力成为生态思维生产力,必受生态思维方式规范。当生态思维生产力及思维方式集成有机一体时,思维就进入到生态资产空间,更能反映物质性、经济性、生产性、生活性、文化性、社会性及其模式。当思维跨越上层建筑的物质、经济、社会以及社会存在等基础时,就进到生态资本空间,其本身构造了生态思维平台。在此之上生态经济思维过程展开、生态思想理论产生,生态伦理或生态道德[72]弘扬、生态伦理文明[73]建立,就已拓宽思维道路。因为伦理关系是通过意识或思维而形成的“思想的社会关系”,它被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作为人们的约定俗成,不由政治、治理机构而由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调节维护[74]。有专家认为生态文明就是一种文化伦理形态[75]。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76]就是生态伦理文明一个重要观念。[77]生态思维既是整体思维,又是系统思维,更是典型低碳思维。据天人合一、天地人一体整体观[78],系统考察环境气候,其作为天—人—地环境中介,是三者交互作用结果。维护天地人和谐相处、维护全球整体利益,人类当下最关键一招是掌控一个统摄性指标即降碳[79]:控制碳排放、促使碳达峰,力求排汇平、促使碳中和,发展低碳经济(产业)乃天经地义人盼,是一场涉及价值观念、价值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能源消耗方式的全球性大变革[80]


四是发展生态科技文明要求创新生态循环思维[81]。现代思维不只是人脑思维,还包括外脑(集体思维)和电脑(人工智能如神经网络)思维。三脑共同创生意识或思维或科技思维(简称科思)生产力,掌控自然资源本原生产力量。马克思曾揭露资本主义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和极端功利主义的驱使,用科技手段处理人与自然这一基本关系,破坏自然生态自在、自为力量,导致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探讨人的解放、社会解放和自然解放之间关系,以人的解放为宗旨,利用科技维护自然生态原生力量[82];三脑间复杂思维关系虽尚处探索阶段,但掌控生态资源错综复杂生态科思关系。马克思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整体是使用价值的源泉,自然界结构中生态分布是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体现自然力的人的劳动力是一切物质财富的源泉,在上述基础上的劳动是一切文化的源泉[83]。科技思维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自然、生态、资源、劳动、环境等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密切相关;生态思维复杂关系融合,决定当今人类生态思维方式,掌控生态资产复杂关系及相互作用而增殖的生态科思方式;生态思维生产力与生态思维方式集合,决定当今人类生态思维模式,掌控生态资本力线和关系相互作用增殖的生态科思模式;由此搭建生态科思跳台,使得科思本然于生态能源及其他生态产业展开自身过程、加工科技知信、发展科技文明[84]、实现科技循环。理论思维与实践思维一体、思行合一本身就是生态整生观和循环观。思维生产力线、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双生模式、生态基础、生态过程、生态知信等循环,及其间层层递进贯通循环,客观反映和运行生态经济循环,本然表现为循环经济(产业)。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生态经济,倡导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85]


三、融通把握“两山”理念,基于生态经济模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经济过程与生态经济形态集合为生态经济模式。由“两山”理念指引,生态文明基于生态经济模式,以生态内涵全面贯通精神、政治、治理、制度、社会、意识、伦理、科技和物质等文明形态。科技文明介于物质与精神文明,科技与物质文明[86]于生产力范畴同一。以自然社会生态经济系统生产与生活等生态同一性,双生力线、关系、方式、集式、模式、集模等联系交错性,既相互联结又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有机整体性等三性为标准,划分生态文明形态,充分把握物质与精神、经济与政治、经济基础与上层治理、经济社会模式与社会政治制度、社会生活与社会文化、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人脑思维与伦理哲学、三脑科思与科学技术等一般原理和规律。


一是保护利用自然资源生产力[87]支撑生态精神文明。根本在于发展科技生产力。以循环思维生产力建设为引领,以低碳思维生产力为切入点,以绿色生活力提升和绿色生活关系优化为约束条件,转换经济生产动能和调优经济环节关系,完善物质生产模式、以发挥生态资本功能,改善物质生产方式、以发挥生态资产效力,理顺物质生态关系、以发挥生态资源效用,为科技支持生态精神文明建设,打下物质基础。


二是保护利用生态资源关系撑起生态政治文明。关键在于严格控制生态物质生产过程即生态经济五环节循环过程。实现良性循环要以生态物质生产力或增殖力为目标,建立循环思维观念,健全低碳思维方式,规范生态生活模式[88],优化生态双生集模,改善生态物质生产模式、以发挥生态资本功能,完善生态物质生产方式、以发挥生态资产效力,为生态经济托起生态政治文明建设,提供生态物质基础。


三是积累应用生态资产支持生态治理文明。重点在于调适生态物质领域经济生产方式。引入生态科技循环思维观念,改进传统思维且建立低碳思维模式,绿色化社会生活模式,清洁化双生集模,改进生态物质与生态社会融合生产方式、以发挥好生态资本功能,改善生态物质经济生产关系并促使真正生态化、以发挥好生态资源效力,增进物质产品和非物质服务生态性、以发挥好自然资源效用,为生态经济生产方式支持生态治理文明建设,提供生态经济基础。


四是积累应用生态资本支起生态制度文明。要害在于筑牢生态经济社会基础。应用循环科思、打牢生态科思基础、发展循环经济,坚持低碳思维、打牢生态思维基础、发展低碳经济,提升绿色生活品质、打牢生态社会存在基础、发展绿色经济,改善生态社会生活模式、打牢生态社会生活基础、发展生态能源经济,持续发展生态经济、打牢生态经济社会基础、积累生态资产,推进生态物质生产、打牢生态经济基础、积累生态资源,坚持发展物质生产力、打牢生态物质基础、保护利用自然资源,为生态双生模式支撑生态制度文明建设,提供生态经济社会基础。


五是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托起生态社会文明。基点在于社会生态生产生活过程或双生集式。需以循环科思指引能源循环利用,以低碳思维指引低碳能源开发,以绿色转型促使社会持续发展和能源持续利用,以健全生态经济与社会融合生产模式、促进生态资本功能发挥,以改善生态经济与精神融合生产方式、促进生态资产效力发挥,以调适生态物质与精神融合生态关系、促进生态能源效用发挥,以科技为本核的精神动力维护自然生态能源本底,促进万物之灵人与万物之源自然和谐共生,为生态能源支持生态社会文明建设,提供生态能源经济技术基础。


六是发展绿色产业升起生态意识文明。站点在于生态社会存在模式。需强化低碳生态思想理论引领,加强循环生态科技知信应用,推行生态双生方式,夯实绿色转型发展的政治社会基础,发挥政治制度优势和治理体系优势,注入强大生态精神动力,为生态社会存在模式撑起生态意识文明建设,提供绿色产业基础。


七是发展低碳产业扬起生态伦理文明。力点在于生态伦理规范作用。鉴于全球低碳科技发展受到瓶颈制约,需要强化全民全人类低碳意识和绿色家园意识,把低碳文明纳入所有文明形态建设和所有产业发展,以低碳转型促进生态意识文明,以低碳文化建设促进生态社会文明,以低碳制度建设并建立生态资本制度、促进生态制度文明,以低碳治理机构建设并健全生态资产治理结构、促进生态治理文明,以低碳政治建设并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促进生态政治文明,以低碳精神塑造并顺应自然规律、促进生态精神文明,为以低碳科技与低碳伦理并驾齐驱,支持生态伦理文明建设,提供低碳产业基础。


八是发展循环产业竖起生态科技文明。突破点在于生态循环科技研发应用。以生态为本核强化生态科技意识和科技循环意识,以生活为本性强化生态科技文化建设和清洁环境科技建设,以规范为本义强化生态科技制度建设和生态资本风险投资管控,以治理为本质强化生态科技治理机构建设和生态资产科技管理,以民众为本体强化生态科技政策法规建设和生态资源科技监管,以自然物为本原强化生态科技精神建设和自然资源科技维护,为以生态科技符合自然社会循环规律研发应用,支持生态科技文明建设,打下循环产业基础。


四、贯通贯彻“两山”理念,基于生态经济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生态理论与生态实践相结合,尊重和构建自然资源、生态资源、生态资产、生态资本等循环,及其之间相互循环,抓住重点环节,推进生态经济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一是发展生态生产力与生活力促建生态精神和科技文明。“绿水青山可以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却买不到绿水青山。”[89]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第一位,自然生态资源利用第二位。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90]。保护而不是破坏生态生产力第一位,发展生态生产力第二位。“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91]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不仅是保护和发展生态生产力,而且是保护和发展生态生活力;不仅是保护和发展基于生态物质基础的生态精神文明,而且是保护和发展基于生态精神本底的生态科技文明。在自然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限度内开发应用生态生产力,研发应用生态科技第一生产力,发展自然经济[92]、生态农经、循环经济、环境经济等具体生态经济形态,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强化生态精神和科技文明建设的生态物质基础和精神支柱,推进以生态科技精神为本体的生态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生态生活力,激发生态生存力、享受力、发展力,推动生活消费从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发展需求向更高层次的生态需求转变,促使生态生产力与生活力互动互成。生态生产力和生活力根本动能在生态能源。针对能源现实非生态问题,严控化石能耗、合理开发新能,控制消费总量、提升利用效率,突破技术瓶颈、实现生态转型。


二是改善生态生产关系与生活关系促建生态政治和伦理文明。自然生态系统中典型生态经济生产关系,即生产者、配位者、输运者、消费者、还原者之间的双生关系,社会生态系统中典型生态经济生产关系,即生产者、分配者、流通者、消费者、回收者之间的双生关系,两个生态经济系统双生关系生态本质一致。发展生态经济,必须把自然和社会生态系统,整合融入生态经济系统,既尊重生态、经济规律,又尊重自然、社会规律,疏通双生生态链堵点,畅通生态双生循环,以双生生态循环深化产业、城乡、就业等融合贯通发展,以过程更顺、质量更高、成果更好的生态经济活动,支撑并促进生态政治文明建设,以尊重顺应自然社会生态经济系统,有机主体生产规律和生命主体生活规律,为更高水平伦理形态,支撑并促进生态伦理文明建设。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基本内涵,美丽中国建设是新时代重要战略目标,对此应提高到生态政治文明高度看待。以绿色为本色就是自然伦理法则,绿色产业发展就是社会伦理规则,对此应集中到生态伦理文明高度认识。把发展规则、绿色法则上升为政治文明原则,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发展绿色产业,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和健全生态文明法律法规体系,构建和保障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有利绿色发展的产业结构,促进绿色农业发展,推进工业绿色转型,全链绿化服务业,发展绿色战略新兴产业。


三是健全生态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促建生态治理和意识文明。生态生产方式是生产主体参与的生态生产关系总和,生态生活方式是生活主体参与的生态生活关系总和,生态生产与生活方式集合为生态双生集式。然而现实双生方式集式并非完全生态化、生态内含缺乏,必须进行方式集式转型,不仅要变革双生方式集式,而且要变革治理体制机制,推进方式集式和体制机制生态化,贯彻落实好中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意见。生态生产方式集合,构筑生态上层机构或建筑,及其生态治理文明建设生态经济基础,叠加了生态生产方式的生活方式,作为生态双生集式,背负着生态社会存在模式,及其上生态意识文明建设。在生态社会经济系统中,设立了“碳达峰、碳中和”明确具体战略目标[93],围绕“双碳”目标开展生态治理、建设生态治理文明,和发展低碳产业、建设低碳生态意识文明,是生态经济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最本质最本分要务。需制定低碳政策,发展低碳技术,调优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产业、低碳改造传统行业,推进节能减排、清洁生产,促进产链前后延伸、低高延展。突出工交建等重点、协同持续减污降碳,严格产能置换、严控产能新增,加大低碳创新投入、强化低碳技术研发。


四是完善生态生产模式与生活模式促建生态制度和社会文明。生态生产与生活模式分别是生态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生活力和生活方式集合,而生态生产与生活模式集合成双生集模。问题在于现实双生模式或集模所涉并非完全生态化、生态本义偏离,必须推动模式或集模生态转型。这不仅需要生产模式集式方式转型,而且需要生活模式集式方式转型。前者必然要求竖立其上的有关体制机制法制集中体现为制度之革新,以构建制度台阶,撑起生态制度文明建设。而后者必然要求相应各生态文化形态适时创新,以生态文化为本性,构建新型生态社会文明。由于双生集模分野,叠加了生态生产模式集式方式的生活模式集式方式,较为充分地聚集于生活模式,致使制度及其文明形态,被聚合于文化及其文明形态也就是社会文明之中。实现双生力线、关系、方式、集式、模式等创新转型的现实途径,就是构建其间循环体系,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显然循环体系功能不只如此,而是全过程全方位促进自然、生态、物质、经济、生产、科技、生活、文化、精神、人生、社会、人类等各自且相互、纵交横错、螺旋递进的立体循环,产业循环是其重要经济地基。发展循环产业,需推进园区循环改造、企业循环生产、产业循环组合、区域循环布局,资源能源节用、废物再用、综合利用、循环利用,实现投入减少、物耗减小、污染减排、环境减害,达到资源产出率高、劳动生产率高、可持续度高、发展质量高。



参考文献:

[1]《生态治理》曹荣湘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年1月版,3-4页

[2]《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诸大建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版,第26页

[3]《生态哲学》钱俊生 余谋昌主编,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4年7月版,第105页

[4]《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2年7月版,28页

[5]《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2年7月版,1页

[6]《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2年7月版,27页;《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9月版,12页

[7]《生态经济:从外生到内生的演化研究》梁洁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4月版,第 112、117页

[8]《自然的经济体体系-生态思想史》【美】唐纳德.沃斯特著,商务印书馆 1999年12月版,55-57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28页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398-399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406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5页

[13]《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意蕴——“红”与“绿”结合的理论先声》解保军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版,56、61页;《自然资本论——关于下一次工业革命》【美】霍根,拉维斯等著,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年7月版,4、190页;《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美】唐纳德.沃斯特著,商务印书馆 1999年12月版,315、321页;《生态哲学》钱俊生 余谋昌主编 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7月版,120页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3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201-202页

[15]《生态治理》曹荣湘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年1月版,128页

[16]《知识资本论》刘焕英等著,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6月版,80页

[17]《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学习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2022年7月版 94页

[18]《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学习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2022年7月版 93页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95页

[20]《绿色政治》李泊言编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0年1月版,150页

[21]《生态伦理学探究》傅华著 华夏出版社 2002年6月版,22页

[22]《自然资本论——关于下一次工业革命》【美】霍根,拉维斯等著,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年7月版,343页

[23]《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意蕴——“红”与“绿”结合的理论先声》解保军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版,50页

[24]《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美】唐纳德.沃斯特著,商务印书馆 1999年12月版,42、26、346页

[2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卷,1995年版,地32页

[26]《生态哲学》钱俊生 余谋昌主编 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4年7月版 第223页;《21世纪资本论》【法】托马斯.皮凯蒂著,中信出版社,2014年9月版,71页

[27]《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美】唐纳德.沃斯特著,商务印书馆 1999年12月版,59页

[28]《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学习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2022年7月版 36页

[29]《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9月版,4-5页

[30]《绿色政治》李泊言编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0年1月版,165页

[31]《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9月版,19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学习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2022年7月版 9页

[32]《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9月版,19页

[33]《生态哲学》钱俊生 余谋昌主编 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4年7月版,第223页

[34]《生态哲学》钱俊生 余谋昌主编 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4年7月版,第401页

[35]《生态治理》曹荣湘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年1月版,导论9页;《文明治理与治理文明: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方向》,杨立华,《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期,40-43页

[36]《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9月版,23页

[37]《生态经济:从外生到内生的演化研究》梁洁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4月版,第112

[38]《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学习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2022年7月版,37页

[39]《自然资本论——关于下一次工业革命》【美】霍根,拉维斯等著,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年7月版,180页

[40]《生态伦理学探究》傅华著,华夏出版社,2002年6月版,第293页

[41]《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9月版,102页

[42]《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学习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2022年7月版,29页

[43]《论制度文明的三个层次》,刘李胜,河北学刊,1992年03期;《论制度文明》,贺祥林,河北学刊,1986年03期。

[44]《生态伦理学探究》傅华著,华夏出版社,200年6月版,第64页

[45]《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9月版,33页

[46]《生态伦理学探究》傅华著,华夏出版社,2002年6月版,第27页

[47]《生态哲学》钱俊生 余谋昌主编,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4年7月版,第120页

[48]《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美】唐纳德.沃斯特著,商务印书馆 1999年12月版,译者序5页

[49]《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学习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2022年7月版,85-86页;《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9月版,109、100、106-107页

[50]《知识资本论》刘焕英等著,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6月版,224页

[51]《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学习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2022年7月版,20页

[52]《生态哲学》钱俊生 余谋昌主编,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418页

[53]《生态伦理学探究》傅华著,华夏出版社 2002年6月版,作者前言1页

[54]《生态治理》曹荣湘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年1月版,122页;《生态伦理学探究》傅华著,华夏出版社,2002年6月版,第59页

[55]《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学习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2022年7月版,53页;《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9月版,25页

[56]《生态哲学》钱俊生 余谋昌主编,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4年7月版 第223页

[57]《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意蕴——“红”与“绿”结合的理论先声》解保军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版,58-59页

[58]《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学习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2022年7月版,93页;《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意蕴——“红”与“绿”结合的理论先声》解保军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版,32、81页

[59]《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意蕴——“红”与“绿”结合的理论先声》解保军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版,110-119页

[60]《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美】唐纳德.沃斯特著,商务印书馆 1999年12月版,300页

[61]《生态经济:从外生到内生的演化研究》梁洁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4月版,140、141页

[62]《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学习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2022年7月版,第54页

[63]《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9月版,116、120页;《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美】唐纳德.沃斯特著,商务印书馆 1999年12月版,116页

[64]《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9月版,55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学习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2022年7月版,18页

[65]《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研究》(硕士论文),房安文,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7月;《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雷毅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93页

[66]《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美】唐纳德.沃斯特著,商务印书馆 1999年12月版,300、437、331页

[67]《生态哲学》钱俊生 余谋昌主编,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4年7月版,第16-22页

[68]《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美】唐纳德.沃斯特著,商务印书馆 1999年12月版,303页

[69]《生态哲学》钱俊生 余谋昌主编 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4年7月,第419页 ;《生态伦理学探究》傅华著,华夏出版社,2002年6月版,第79页

[70]《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修订本)》第4卷,黄楠生 庄福龄 林利主编,北京出版社,2005年1月版,273、458-460页

[7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3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201-202页;《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意蕴——“红”与“绿”结合的理论先声》解保军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版,65页

[72]《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意蕴——“红”与“绿”结合的理论先声》解保军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版,81页;《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美】唐纳德.沃斯特著,商务印书馆 1999年12月版,中译本序10,44、73页

[73]《中国古代文化语境中探根生态伦理文明》,王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4月第2期,9页;《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资源——论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文明》,任俊华,《伦理学研究》2008年3月第2期,73页。

[74]《生态伦理学探究》傅华著,华夏出版社,2002年6月版,第109页

[75]《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诸大建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版,第81页

[76]《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9月版,31页

[77]《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意蕴——“红”与“绿”结合的理论先声》解保军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版,83页;《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美】唐纳德.沃斯特著,商务印书馆 1999年12月版,229、338、389页

[78]《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9月版,6、24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学习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2022年7月版,7页;《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美】唐纳德.沃斯特著,商务印书馆 1999年12月版,41、113页

[79]《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的时代价值及实践路径》,杨华磊,《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年第10期,147页

[80]《生态经济:从外生到内生的演化研究》梁洁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8年4月版,153页

[81]《一体轮与周期论:早期中国的循环思维》,李巍,《哲学研究》2020年第3期,61页;《以循环思维论全生物降解材料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李玉保,《第二十届中国科学家论坛论文集》,2022年8月,1页,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http://www.cnki.net

[8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392-393页

[8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84]《科技文明的嬗变及当代形态》罗玉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2月第1期,1页

[85]《论循环经济》毛如柏 冯之浚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版,第1-2页,76页

[86]《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修订本)》第7卷,黄楠生 庄福龄 林利主编,北京出版社,2005年1月版,519-521页

[87]《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学习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2022年7月版,40页;《自然资本论——关于下一次工业革命》【美】霍根,拉维斯等著,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年7月版,23、335、368页

[88]《生态伦理学探究》傅华著,华夏出版社,2002年6月版,第27页

[89]《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学习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2022年7月版,29页

[90]《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9月版,20页

[91]《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9月版,4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学习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2022年7月版,35页

[92]《生态伦理探究》傅华著,华夏出版社,2002年6月版,第277页

[9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学习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2022年7月版,57页